返回第五百五十八章:我们的航路(十四)(2 / 2)陈健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其中,最靠近10度经线的吉尔伯特群岛,就是基里巴斯的地缘核心。

正因为这一属性,基里巴斯整体,经常被划入密克罗尼西亚的范畴中。

不过我们现在知道了,最起码东端的莱恩群岛,在原著民属性上,可以归类于波利尼西亚的。

鉴于吉尔伯特之南的图鲁瓦,后世基于同样的原因,未能与基里巴斯一同建,就是独立建。

如果哪一天莱恩群岛有立的想法,也不足为怪。

在后世,世界局势已不如冷之前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太平洋小们是否选择立,很大程度成为了一个经济问题。

简单点说,如果岛民们认为自己所拥有的经济潜力,并不足以支撑自己立,那么很可能会选择继续被大国保护管。

反之,则也许会选择独立。

这当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基里巴斯西南方向的瑙。

大洋中总会有些因为地理、政治原因而特立独群的孤立岛屿。

在密克罗尼亚群岛中,瑙岛就是这么一个特别的存在。

它与东面的基里巴斯s都,所在的南塔拉瓦直线距离,不过700公里,但却不属于吉尔伯特群岛的一员。

当然,这种孤立岛屿在大洋中并不罕见,复活岛不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嘛。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单体性的岛屿会就近选择一个家加入,或者被加入。

然而面积仅211平方公里的瑙,却在20世纪60年代开启了立运动,并在196年获得了立。

在此之前,这个联国托管地,瑙是由英国、澳利亚、新兰三共同管。

瑙人谋求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有鸟粪。

这可不是个笑话,事实上,在很多资源贫乏的太平洋小岛上,千百万年来积累的鸟粪,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些鸟粪所形成的“磷酸盐矿”,是生产磷肥的重要原料。

在所有的小岛中,瑙的鸟粪算是积累最多的。

全岛60的土地,被厚达10米的石化鸟粪,也就是磷酸盐矿所覆盖,总蕴藏量1亿吨左右。

我们很难了解,为什么在密克罗尼西亚人迁居于此之前,海鸟们会那么青睐这座小岛。

但海鸟们,确实对瑙的地缘治地位,造成了重大影响。

后世瑙一类的小国,之所以能够谋求立,直接受益于联国时代,所开启的新治生态。

在此之前,瑙的矿产资源曾经吸引德国人、英国人前来开发。

在太平洋争期间,将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视为自己近畿之地的倭国,是瑙矿藏资源的开发者。

被放逐到邻近加罗林群岛上的瑙人,在二后只有一半人回到的故地,其余死于饥饿。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鸟粪,当时的倭国,即使出于战略原因,会把瑙划入自己的国圈。

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这座孤岛上,相比之下,基里巴斯的塔拉才在军s上更具价值。

在太平洋战期间,塔拉是倭国在太平洋扩张的东部极点。

1943年11月,米国正是通过“塔拉战”,拉开了太平洋战的nn序幕。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