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1章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2 / 2)吾谁与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一退,下次收到消息,就是王崇古的讣告了,就像葛守礼。

一一一.二五三.二二一.二零八

他都准备溜了,皇帝都准了,张居正突然跳出来反对。

如果聊别的,陈成毅还有些拘谨,可是聊到了铜祥镇,那就到了陈成毅最擅长的领域,他侃侃而谈,将整个铜祥镇的情况娓娓道来。

万历会计录还没修完,清丈还田查丁口,都要户部去做。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

“你们要谈的问题,我实在是无法给出清楚的答案,不如大司空写成奏疏,呈送御前。”张居正不是不想处理,而是他现在休息,不便处置。

想要打破白银堰塞,减少货币对百姓的朘剥,就应该从铜钱下手。

张居正休沐,他身后还有梁梦龙、申时行、凌云翼、石茂华等等等等人物。

可是王崇古现在离开,晋党真的没人可用,范应期和王家屏还在地方熬履历。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高拱败给了张居正后,晋党就开始转变了,在杨博、葛守礼、王崇古三代党魁的不断改变之下,晋党已经摘掉了身上皇权敌人的标签。

王崇古是没有料到张居正会阻拦。

按照大明流程,大臣上了奏疏,陛下温言挽留,大臣执意离去,陛下批准,下章吏部,吏部开始走流程,张居正是首辅兼吏部尚书,从万历元年杨博致仕后一直兼任,张居正当然有资格也有权力去阻拦。

到了这个时候,大明科道言官,这些个儒生们就像是忘记了孔夫子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了,倒算了二十年,甚至还把当初的河东盐案,拿出来说事儿。

王崇古和俞大猷是一同抗倭的战友。

“王国光不是你们晋党的叛徒吗?这可是当初杨太宰、王次辅亲自认定过的。”朱翊钧一愣,他其实以为王崇古在以退为进,这是一种很成熟的玩法,科道言官弹劾、大臣致仕、皇帝温言挽留,进而堵住科道言官的嘴。

想跑?没门!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大明皇帝用人,从来都是可持续性竭泽而渔。

“陛下臣去了,唯独放心不下王谦。”王崇古就这么一个儿子,见陛下同意致仕,为王谦求最后一份圣眷。

“铜祥镇的铜料,品位不高,每一万斤矿料,可产铜四十四斤,为了铜料,总督征召了民夫,修建了一条长达六十六里的驰道,从铜祥镇修建到了马尼拉,所产赤铜黄金等物,可以最快流转到大明。”

“原来如此。”汪道昆了然,相比较黄金、白银、红木染料、香料等等高附加值商品,赤铜的盈利就变的有些尴尬了,就连硝石,也不会成为‘泰西朝贡贸易’的货物之一,因为有更高盈利的商品。

“晋党这个烂摊子,还是王次辅担着吧,我事情很多。”王国光也是站出来,算是挽留也是拒绝。

陛下昨日若是真的同意,就不会有今天这出了,美好的退休生活,离他越来越远。

十一个矿山,就是目前能够找到的铜山,如果这十一个矿山都能够在未来五到十年完成前期投入,并且在十年内投产,整个吕宋的铜料产量,就会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而围绕着这十一个矿山建立的铜镇,也会成为支持总督府的中流砥柱。

“洞庭商帮和宁波商帮,以后抽分从百值抽六增至抽分三成,为期五年。”朱翊钧平静的说道。

八十亿枚万历通宝,大明每年需要一亿两千万斤赤铜。

没有党魁,晋党散了也就散了,当初徐阶组建的清流,也是结党,徐阶倒了之后,徐党也散了,人会死,结党也会散。

陈成毅在京师逗留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将金器和礼器拿到手,打造需要时间,而这段时间,京堂最大的风力舆论,不是戚继光在河套的持续推进,对草原诸部的传檄而定,而是王崇古被弹劾。

这个世界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敌人和朋友总是动态转化的,敌友的立场,会随着利益的分配、大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戚继光顺利取得了板升之战的大捷,并且顺利向着河套挺进之后,晋党已经证明了他们完成了转向。

晋党故事的开始,是为了应对俺答汗入寇,后来走着走着就变成了僭越的逆党,张四维被族诛后,才算是摁住了那些野心家的野心,现在俺答汗被抓到了京师来,晋党也该散了。

陈成毅低声说道:“泰西的大帆船抵达大明主要是白银、巴西红木染料,这些盈利更高,泰西船队的规模,本身就不是很大,万历元年,不过只有一条三桅夹板舰罢了,现在的五桅过洋船还是大明卖给费利佩和安东尼奥的。”

王崇古最怕张居正,主要是斗不过。

“臣,告退。”王崇古起身,俯首见礼,而后离开了通和宫的御书房。

王崇古成了京师笔正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街头巷尾都是对他的讨论,很快,大明京堂的科道言官就有了反应,开始了对王崇古的连章弹劾,甚至不需要编织罪名,只需要简单将王崇古干过的事儿罗列一遍即可。

“朕听闻一个月前,王次辅还拿着七星环首刀,追了王谦两条街才罢休。”朱翊钧仍在挽留,王崇古的去留兹事体大,内阁还好说,官厂团造、刑部、晋党,都是问题。

此时的大明其实也面临了费利佩二世的难题,新世界探索的泼天财富,海贸的厚利,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没有让西班牙脱离宗教的束缚,也没有让一盘散沙的西班牙拧成一股绳,费利佩二世可以通过丝绸来纾困自己的困境,可是大明没有外力可以借助。

朱翊钧摇头说道:“那晋党呢?无论是王家屏还是范应期,以他们的资历和名望,现在担任党魁为时尚早,此时的晋党没了党魁,过不几日就散架了。”

复套之后,他作为晋党党魁,必然要为晋党牟利,他虽然自诩奸臣,但并不想和严嵩在一本奸臣传上,只想得到一个褒贬不一的评价。

斗争的最大前提,就是搞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等这件事讨论的差不多了,张居正假期正好结束。

“这是红毛番殖民地的普遍做法,如果能够开采,就会据为己有,如果无法开采,就会封闭,并且设有开矿禁令,任何人没有总督府的批准,不得开采挖掘提炼,违反禁令,将会被吊起来,把血放干,悬挂于矿山附近威慑。”

申时行继任了松江巡抚之后,和汪道昆依旧保持着书信来往,申时行说,金钱不对穷人开放,是有理由的。

白银的堰塞造成的危害,不亚于天灾中的洪水堰塞,白银在少数人手里的无意义空转,也让大明开海失去了本来的重要意义,白银的流入没有加速大明的商品流转,那白银就等于没有流入。

“这敌我,也在变化之中,既联合又斗争,不是矛盾说理的核心纲领吗?”王崇古摇头说道:“什么叛徒不叛徒的,都是为国朝做事,不能干的越多,受的委屈越大,都是陛下的臣子罢了。”

朱翊钧以为王崇古并没有真心想走,但他准备让出党魁,并且把党魁交给叛徒的时候,朱翊钧知道,王崇古真的打算致仕了。

这一点陈成毅深有体会。

汪道昆已经有了极为清晰的思路,他找到了王国光,和王国光深入沟通之后,和王国光一道,前往了张居正的全楚会馆。

“王次辅真的是好算计啊。”朱翊钧恍然大悟,王崇古这一致仕,青史论断,从高拱到葛守礼,晋党的风评会立刻上升好多个档次。

王崇古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臣年纪大了,等元辅回朝,臣就该颐养天年了,汉室江山,代有忠良,咱大明又不是没有能办这些事儿的人杰,陛下何必忧虑,臣老了,臣比元辅还要大十岁呢。”

“需要万历通宝。”

他早就想好了,致仕后,著书立说,把自己这些年的奏疏整理成册,顺便跟那些笔正们好好论战一番!俺答汗都被俘虏了,他过去都是忍辱负重!

张居正提起这茬儿,就是给王崇古表功,给事中和御史们攻讦王崇古没有忠君体国之心,有僭越大罪,但王崇古年轻的时候,也是以进士身份带着军兵冲锋在前,不畏生死之人,人是很复杂的,人心易变,用好人坏人这种二元对立的论断,去评论一个人是不完整的。

浒墅关之战,当年王崇古苏州任兵备副使,跟着应天巡抚曹邦辅在苏州浒墅关,击退了倭寇,和俞大猷一起出兵追击倭寇出海,斩获良多,夏港、靖江,都是王崇古和倭寇博弈的战场。

王崇古走出了通和宫御书房,走出了通和宫,走出了宦官和缇骑的视线后,身形立刻挺拔了起来。

“冯大伴,让徐爵告诉游七,王崇古要致仕的事儿,看看先生什么想法。”朱翊钧掏出了对王崇古利器,张居正。

铜祥镇,也是官厂团造的实践,矿区拥有大量丰富的壮丁,他们遵守矿上的规矩,他们对总督府感恩戴德,对大明有极高的认同的同时,还掌控了吕宋的矿山,在殷正茂的规划里,这十一个铜镇,就是大明统治吕宋的根基。

“这不是正好吗?”王崇古摇头说道:“俺答汗被俘了,这晋党没有也罢,当初走到一起,也是为了拒虏,现在虏没了,就没必要结党了。”

陈成毅第一次带着人抵达铜祥镇,彼时还叫蓝贝的矿山,矿山的附近,都是被挂在树上倒挂而亡的土著,这些人在这里淘金,被殖民者发现,割破了血管,倒挂在树上,而这些风干的尸体,威慑着盗采者,殖民政府的残忍禁令,得到了贯彻执行。

张居正正在养病,这是皇帝朱批的一个月的假期,此时的全楚会馆依旧是守备森严,虽然缇骑已经撤退,但是陛下安排的二百铁林军,依旧在保护着全楚会馆的安全。

白银集中在大明最繁荣的地方,造成了物价的昂贵,而白银也成为了遮奢户向下朘剥的利器,钱总是流向最不缺钱的地方,这个道理普遍适用。

陈成毅思索了一下说道:“铜祥镇,现在有壮丁四万人,丁口共计二十万人,本来,总督殷正茂让我采集铜砂,将铜砂贩回大明,因为吕宋没有提炼的能力,可大明的海港都是寸土寸金,如果远离港口,贩运困难。”

朱翊钧甚至不用亲自动手杀人。

而舟师们以后就会明白,这群大善人的承诺根本不值一提,因为他们面对朝廷铁拳的时候,自身难保。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