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六章:大国崛起(六十六)(2 / 2)陈健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埃及、叙利亚,以及汉志地区,则处在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不过,葡萄牙人开拓印度洋航路后不久,奥斯曼帝国便完成了,对上述地区的征服。

将控制线,延伸至波斯湾北部及亚丁湾奥斯曼,随即开始直接染指印度洋贸易。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奥斯曼帝国是在1517年,吞并了马穆鲁克王朝的。

因此,将伊比利亚双雄,开辟新航路的直接原因,仅仅“归功”于土耳其人,似乎有失公允。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一说,更多的体现在,攻克了君士坦丁堡之后的土耳其人,开始占据了东地中海的海上优势。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人,再也无法获得来自东方的商品。

但海洋控制力的削弱,无疑极大影响了,威尼斯等海上共和国议价能力,并拉高了这些商品,在欧洲的物价。

以最负盛名的胡椒为例,15世纪末,欧洲人从威尼斯人手中购买100磅的话,需要花费0个金币。

而在印度,达伽马仅仅花费3个金币,就可以买到。

这其中,能够为葡萄牙人,带来的利润有多么的丰厚,就可想而知了。

客观的说,奥斯曼帝国的敌对态度,固然是威尼斯商人,走向末落的重要原因。

但真正将他们挤出地缘治舞台的,还是新航路的开通。

这就好像,大车店的马车再贵,只要能够通过,n执照而获得垄断地位的话,都会有顾客不得不为之买单。

只有在n允许私人马车野蛮成长的时候,大车店行业才会真正感觉有穷途末路之感。

让葡萄牙人值得庆幸的是,唯一有可能,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管制”的罗马廷,

并不会为了保护,威尼斯这类地中海掮客的得益,对他们的扩张行为进行n。

离开了马林迪的达伽马船队,并没有继续沿海岸线北上,而是在b领航员和风的帮助下,开始了横穿印度洋,直奔印度南部的旅程。

几年前,哥伦布的跨大西洋之旅,也是在风的帮助下做到的。

比起无知无畏的哥伦布来说,有b人帮助的达伽马,所冒的风险倒是要小的多。

与在大西洋上帮助哥伦布的西风、信风不一样的是,北印度洋地区盛行的风是“季风”。

所谓季风,顾名思义就是在固定季节吹来的风。

帮助达伽马驶往印度的季风,是每年56月,开始盛行于北印度洋,即赤道以北的“西南季风”。

所谓“西南季风”的来源,其实也是“信风”。

每年,北半球夏季之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向东北方向发生偏移,并在北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占优的“西南季风”,

由于海域狭窄,本该盛行于,北印度洋地区的“东北信风”并不发达。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