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改称为“西印度群岛”,以与正确方向的印度群岛区别。
然而,仔细研究哥伦布探索历程会发现,这一命名,并不代表哥伦布此行的目标是印度。
他在寻找的实际上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被元朝统治的天朝。
为此,西班牙王室甚至让哥伦布带上了,写给元朝皇帝的国书。
以期说服天朝和西方的教世界一起,夹击处在二者之间绿教国家。
当然,哥伦布和西班牙人并不知道,元朝在东方已经被我朝取代,此时的天朝,正处在大明帝国的统治之下。
有此误解,除了奥斯曼帝国阻断丝路,影响了信息交流以外,还因为此时的南俄草原,还处在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之下。
基于寻找天朝的目的,才使得我朝的岛屿倭国,才成为了哥伦布计划中的第一站。
只是在实际航行过程中,哥伦布的航线开始向南偏移,没有严格执行计划中的同纬度航行路线,导致其认为与倭国和天朝失之交臂。
尽管基于当时的认知条件,哥伦布学习到的一些地理知识,有很多错误。
包括关于倭国的位置,欧洲与亚洲的距离等,但通过马可罗等中世纪旅行者的记录。
倭国在天朝的东部、印度在天朝的南部这一位置关系,还是很明确的。
因此,当航线南移并发现一片岛屿时,哥伦布有理由相信,s帝将前往天朝大门关上的同时,为他打开了通往印度的窗。
事实上,对于哥伦布或者西班牙王室来说,找到的是天朝还是印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这次远航加上一层,联络古人夹击绿教的治外衣。
也只是为了,让整个行动变得更加“正义”,以得到廷和n的支持罢了。
就像葡萄牙人向世人宣布,他们的黑非洲探险之旅。
主要是为了寻找,“普莱斯特约翰”国王的教国家,然后与之联合夹击绿教国家一样。
至于,将天朝而不是印度,做为这次航行的目标,无非是因为天朝位于印度的东方。
从向西做环球航行的角度看,应该是先“发现”天朝,包括倭国罢了。
在经济层面上,印度与天朝这两个文明、富庶之地,具有同样的吸引力。
印度出产的各种商品,如香料在欧洲,拥有广泛的市场和高昂的价格。
同时基于地缘位置的原因,印度对于夹击绿教国家这个伟大目标来说,也会更有价值。
然而,西班牙也许还需要考虑一下,如何为它与“印度”的交往,也披上一层治、宗外衣。
但做为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哥伦布来说,倒是从来没有掩饰过他的冒险,就是为了寻找财富。
在自认为发现印度之后,回到西班牙的哥伦布,一方面敦促西班牙履行之前的约定。
哥伦布享有其所发现每片陆地的总督权,并可世袭,另一方面,哥伦布战略性的调整了,自己接下来的航行方向。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