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九章:我们的航路(三十五)(1 / 2)陈健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缺少这一“自古以来”的证据,也不会影响天朝对南的权力主张。

在各种治势力介入大员之前,源自天朝的海商海盗,已经有过多次,利用鸡笼补给的历史记录了。

同时,如果在崎、鸡笼、尼拉做连线,我们会发现鸡笼正处在,倭国与律宾航线的中点。

这一特点,使得鸡笼成为了,那位从倭国至拉贸易中,获益的“崎远征军”组织者,南下大员的直接目标。

现在,在荷兰人已经着手经营南大员的情况下,西班牙人最起码希望,能够控制以鸡笼港为支点的北大员地区。

这样的话,即使西班牙接下来,仍然无法拓展对华直接贸易,亦可为黑潮航线增加安全系数。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位于大员北东北部的鸡笼港。

除了可以扼守“黑潮航线”以外,亦是大员北盆地的天然出海港口之一。

不过就接入大员北盆地这点来说,鸡笼港却不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因为,流行北盆地的核心河流淡水河,是从大员北的西北方向,后世隶属北市的淡水港注入东海的。

从今年开始,两年后,西班牙人在鸡笼、淡水两港,兴建了两座城堡以为基地。

两个港口所依托的,都是为北盆地北部封边的“阳明s”。

这一因新建侯阳明先生而得名的名山,在地图上非常好找。

大员岛最北端的那个突出部,就是它的所在,淡水、鸡笼两港则分列于这个岬角两侧。

不过从类型上看,两个港口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其中,淡水港实际是位于河口处的“河港”,而鸡笼港则是拥有天然港湾的海港。

前者虽有通过水路连通内陆之利,但需要不断的清淤维护。

这一地理上的差异,使得鸡笼港最终压倒淡水港,成为北大员最主要的贸易港口。

淡水港则因为不断的淤塞成陆,退出了主要港口的行列。

然而淡水、鸡笼两港横向比较的优缺点,暂时不是西班牙人关心的。

因为西班牙并不象荷兰人那样,准备把大员经营为一个“生产型殖民者”。

而是仅仅希望通过控制北大员的港口,保障其商船在第一岛附近的航行安全。

有鉴于此,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大员北盆地并没有得到开发。

事实上即使是郑s统制大员时期,受困于人力的不足。

以及澎及南大员地区,直面陆威胁的现实,对北盆地开发仍然处在搁置状态。

一直到1世纪初,岸一问题解决后,第一批来自闽南的移民,才开始进入北盆地开拓。

此后随着北大员开发的深入,以及新移民的渗入,大员的地缘重心开始在清朝后期北移中、北。

到倭据时期,与倭国地理最为接近的北大员,地缘治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并在党统时期得以延续。

只是,在大员开始走入封闭自守的“小确幸”时代,内斗成为主流治剧目后。

北央权式的单治中心地位,不可避免为分权式“大员五都”概念所替代。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