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二章:我们的航路(八)(1 / 2)陈健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直到公元13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才登陆于此。

而在与来源地更近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亚地区,人类迁入的时间可以上溯至45000年前。

不过从北美或者说米国,向太平洋延伸控制力的角度来说,夏夷群岛却是势在必得的第一支点。

在殖民时代,以“发现”澳利亚而闻名于后世的英国库克船长,在177年,发现了夏夷群岛。

最起码澳利亚土著,和夏夷的波利尼西亚人不会认同这一观点。

在库克船长登陆夏夷之时,拥有”四大四小“个主岛。

以及120余个小岛的夏夷群岛,仍处在部族分治状态。

其中面积占据绝对优势的夏夷岛,是整个群岛中实力最强者。

欧州航海家的到来,为夏夷群岛的经济及内部整合带来了机会。

除了为横穿太平洋的贸易船队提供补给以外,夏夷还出产名贵的檀香木。

以至于后世前往此地谋生的华人,将夏夷的首府火奴鲁鲁称之为“檀香山”。

然而夏夷群岛的首府“檀香山”,却并不在夏夷岛上,而是在它西北方向的第三大岛屿,“瓦胡岛”上。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瓦胡岛的南岸存有两个天然港湾,其一即为火奴鲁鲁另一个,则是更为知名的“珍港”。

除瓦胡岛以外,其它岛屿的海岸线都过于平滑,并不适合建港,土著那种独木舟是无所谓的。

在欧州航海者到来后不久,来自夏夷岛的“夏夷王国”。

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将其它岛屿逐步收入版图,110年完成统一。

并且将治中心,迁往最适合开展贸易的瓦胡岛。

欧州殖民者带来的先进武器及巨大经济利益,是促使夏夷王国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

这一幕在殖民时代实在是太常见了,为了减少成本,与土著统治者合作,是一种常见的贸易线维护手段。

而那些愿意与西方贸易者合作的部族,则能够因此对周边部族形成优势。

然而,类似夏夷群岛这样体量和文明程度的弹丸之地,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基于它独一无二的位置,任何希望称霸太平洋的国家,都会希望将之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在库克船长发现夏夷群岛120年后。

在19年,与之地理最为接近的米国,吞并了夏夷王国,使之成为了米国的一个州。

这一结果出现的如此之“晚”,是因为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北美的地缘治结构,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中。

库克船长发现夏夷群岛之时,北美正处在“米国立战争”期间,从1775年至173年。此时“米国”的概念,还仅限于位于太西洋海岸方向的13个州。

独立后的米国,通过购买法属、俄属北美殖民地,以及对西b牙墨哥发动战争,将版图向太平洋方向扩张。

其得到了西部诸州、获取后世看到太平洋海岸线的时间,是在14614年间,阿斯州则为167年从俄手中购得。

此后米国又经历了“南b战争”,从161至165年,才算真正完成内部治统一。

完成内部统一及恢复工作后的米国,开始将战略方向转向海洋。

被视为米国后花园的加比海,及欧州殖民势力薄弱的太平洋方向,是米国的扩张重心。

19年爆发的“米西战争”,便是这一战略方向的具体体现。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