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东胡、突厥、回鹘、蒙古、契丹、女真、鞑靼、鲜卑、羌、党项、乌苏、柔然、哈萨克……这些随着历史长河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游牧民族,可气、可恨又可怜……
自商周时代开始,匈奴和东胡便存在于中国北部。游牧民族对中国北方边境骚扰不绝。
大秦王朝始筑万里长城,意欲护卫国土周全。
万里长城与年四百毫米降水量线相当吻合。大秦王朝以后,由于北方土地逐渐的沙化,年四百毫米降水量线有部分南移。在年四百毫米降水量线和万里长城以北,降水量少,是然的游牧场所,而在长城以南,则是汉民族为主的农耕区域。
终至强大的汉室王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集六代人积蓄的力量,韬光养晦,坐拥名将如卫青、霍去病、程不识、李广之流,凭着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综合力量,仅仅与人口为大汉王朝六十分之一的匈奴战成平手!
当时匈奴族人口最多亦不过百万,而汉武帝时,大汉王朝人口达六千万!
世上好战者莫如游牧民族。
由于地处年四百毫米降水量线以北,那是然的草地而不适于耕种。他们的食物主要赖于牛羊牲畜,由于长时间食肉和放牧,他们体格强健,弓马娴熟。
但游牧民族比农耕者更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如遇干旱,牛羊马匹就会迅速降膘乃至饿死,而在严寒的冬季还会有大匹牲畜冻死。由于灾,他们的生计受到严重威胁,就对周边进行掠夺,如果此时有一个强有力的“共主”,他们简直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当。
即使在水草丰茂的时间里,他们亦会由于对未知灾的担心而伺机掠抢以备后患。
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觅草而移,全部家当,几匹马便可驮走,战事一起,成年男子均可立即上马操弓,武器就是平时谋生的工具,随招随到,战完即散,平常生活与战时无多大区别。他们几乎是然的战士,亦几乎不太需要后勤、军辎。
恶劣的气候因素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与好战的性格,长期食肉形成了强悍的体格,自幼培养的精湛骑技和野外生存能力,是定居者无法逾越的,而游牧民族的马匹众多而精良,而这又是定居者的一大弱项。
在少数民族战争中,战场缴获的所有权基本属于获得者,这更刺激了他们好战的性……
故此,在与农耕为主的中国作战之中,中国胜少败多,几乎处于一面倒的被蹂躏的状态之下。直至武力强悍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元入主中原,建立了大元王朝!
元朝入主中原未至百年,便被明太祖朱元璋将其赶回北边,称其为“北元”,但死心不熄的北元始终念念不忘中原的富庶,在一侧虎视眈眈,意图东山再起。
永乐帝朱棣目光投向北方,那王九同样将目光投向北方。
王九的锦衣卫,在指挥佥事陈侍郎的主导之下,已有亦商亦兵的商队携着货物向北而协…
这亦是在离京那晚,朱棣对王九的要求与布局。
王九认为朱棣应加强对琼州府的关注,减免琼州府原住民黎饶税负,同时可迁民入琼,引导、同化当地黎人除此之外,王九对交址的局势亦是忧心仲仲……
忧心仲仲实是源自于张辅的大军撤出安南,而安南原陈氏旧部的蠢蠢欲动,及安南黎利为首的黎氏家族的虎视眈眈!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