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三叔也回道,“四镇比较特殊,他们一直在南疆,所以裁撤士卒都在南疆,也并无此类事件。”
伍桐点了点头,“明年的军改主要是两件事,第一,就像我刚才所说,我希望军人,尤其是在前线的军人是纯粹的军人,不事生产,只有训练,保家卫国,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现在十万人的军饷集中在少部分人身上,打造一支铁军。”
“你们四位军主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领,以你们看,如果这样做,需要多少人能战力不减?”
伍桐话说完,下面几位齐齐皱眉,王彻作为已经投效的顶级马仔,先提醒道,“肃国公,不只是精兵主力,后勤的辅兵民兵都是很重要的,这些人加起来,估摸着再难裁撤了。”
伍桐点头,“我知道辅兵民兵的重要性,但现在我们讨论的不是这个。”
“这次三国来犯,号称五十万,其实呢,主力也就八万不到,其余的都是辅兵民兵,柴周那十万龙神卫,你们也知道下场,被三千陵山军砍瓜切菜,冲了个七进七出,无人能敌。”
“所以我想知道一个数,不事生产,全时训练的军人,需要多少能和现在我们这十万人抗衡。”
几位军主暗暗捏着指尖,心里计算一下。
不事生产,全时训练,这句话可不一般,职业军人,在此之前都是很少有的,大家都是拿刀砍人,砍完了回家收麦,板车在战场上运尸体,回家就得运粮食。
这时候,兵、民,其实是不分家的,给了武器上战场就是兵,甚至不给武器,上战场也是兵。
兵和兵是不一样的,披甲和不披甲也是不一样的。
“三万人!”叶三叔说道,“最多三万人,最多三万精兵,再多蜀州供养不起。”
“叶军主说得对。”何苗也赞同道,“陵山军是重甲军,冲杀步卒有那种战绩也是正常的,而且,陵山军的马匹、骑兵、重甲颇费钱财,供养一个重甲骑兵的费用恐怕能养十个兵,三千重甲已经是蜀州的极限,再供养三万精兵,怕是很难,末将觉得两万,蜀州既能供养得起,战力也不会有太多波动。”
王彻也出言道,“肃国公明鉴,非是末将贪财,如果供养两万精兵,其实钱财消耗和现在是差不多的,肃国公要是想依靠这个办法裁军节省开支,大概率是行不通的。”
伍桐摆了摆手,“不是节省开支,是节省人,蜀州要建设,各地都需要人,士卒经历过战争,也是保护百姓的第一道防线,让他们返乡或开垦,我用着放心。”
郭凤道,“若不是为了节省钱财,末将私心以为三万之数最好,公心则觉得两万两千人。”
呼——
伍桐长出一口气,“这样,四镇各留五千精兵专心训练,各留一万辅兵,农时耕种,闲时训练,各地...”
伍桐转向文官方向,“各郡,各县,各乡,乃至村屯,农闲时候,都需要民兵训练。”
“这样的话,就引出第二件事了,正好也要和你们商量一番。”
“裁撤的士卒并非弃用,第一批分了田地,第二批则给一个身份,和之前一样,有文化读过书的参加考试,可以给官职或吏员,这一批主要是在各县任捕快、戍城卫、民兵教头。”
“若有战事,即刻召回。”
“你们觉得如何?”
四镇军主再次陷入沉思。
这次,文官方面也都在思索。
思索此事的可行性。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