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6章 皇子的沐学日(2 / 2)左百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贤大声道:“孩儿一定完成父亲交代的任务!”

李治又道:“此事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母亲,免得她平白操心。”

李贤眨了眨眼,道:“那这是父亲与孩儿的秘密吗?”

李治微微一笑:“对,这是你我父子之间的秘密。”

出了甘露殿,拐过一道弯,李贤兴奋的蹦了起来,用力挥了挥小拳头,突然觉得自己已是大人了,连父亲都让他帮忙,还让他瞒着母亲。

他挺着小胸膛,大步朝东宫而去。

走到半路时,才猛地想起,都忘了问是什么任务了。

管他呢,有他这个小军师帮忙,不管什么任务,肯定都能迎刃而解!

然而,当他精神抖擞的来到东宫时,一名内常侍却告诉他,李弘半个时辰前已经出宫了。

李贤大急,问:“兄长怎么也不等等我,他去哪了?”

内常侍道:“回六殿下,太子殿下去了薛府,说是要找薛家小郎君帮忙。”

……

薛府,后院。

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矢破空而出,射在标靶之上,正中红心。

射箭的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年,身材不高,却长得十分魁梧,仿佛一座矮石墩子。

那少年正是薛仁贵的长子薛讷,他皱了皱眉,从箭篓中又取出一支箭矢,拈弓搭箭,一箭射出。

标靶挂在一棵树上,如果仔细看的话,在标靶前方三尺外,还用蚕丝挂着一枚铜钱。

这枚铜钱,刚好位于薛讷与标靶最中间的红心之间。

换句话说,要想射中铜钱,不仅要射中标靶红心,还要射在红心最中心的位置。

薛讷这一箭依然射中了红心,箭头却从铜钱旁边擦过,在箭羽带动下,铜钱在空中滴溜溜旋转。

铜钱中间的小孔极小,箭头根本穿不过去,只有箭尖一小截射入铜钱小孔,才能牵动铜钱,将其钉在标靶上。

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是薛仁贵教给儿子的练习技巧。

薛仁贵可以在百步之外,射中铜钱,薛讷如今在五十步外,却难以做到,这让他很沮丧。

嗖嗖嗖!

箭矢不断射出,却没有一箭能射中铜钱。

不远处,柳氏牵着一名五岁多的小女童,正望着儿子,脸上露出担忧之色。

那小女童是她和薛仁贵的第二个孩子,名叫薛玉锦,她盯着薛讷看了一会,脆声道:“阿娘,阿兄今日似乎不大欢喜啊。”

柳氏瞥了女儿一眼,道:“连你也看出来了吗?”

薛玉锦撅着小嘴,道:“阿兄平日不会射这么快的,啊!”

她忽然捂着小嘴,惊呼出声,因为薛讷有一箭射脱了靶。

柳氏哼道:“都怪你父亲,非要在家里提那个契丹裔少年,这才把你兄长逼成这样。”

薛玉锦奇道:“什么契丹裔少年?”

柳氏道:“最近你父亲不是奉圣命,扩充羽林卫吗?结果从河北一个折冲府,调来一个契丹裔少年,年纪和你兄长差不多,箭术极为出色,能在五十步外,射中铜钱。”

薛玉锦嘻嘻一笑,道:“所以兄长觉得被人家比了下去,这才在家中苦练的呀!”

柳氏在她额头点了一下,哼道:“你高兴个什么劲,还不快过去,叫你阿兄歇息一下!”

薛玉锦道:“哎呀,阿娘真是的,兄长既然落后别人,自然要苦练了,人家也要去练箭了!”

甩开柳氏的手,蹦跳跳跑开了。

柳氏急道:“你是女孩,练什么弓箭,快回来!”

薛玉锦回头一笑,道:“母亲,孩儿可是父亲的女儿,怎么能和别的女孩一样呢!”

柳氏见女儿跑远了,苦笑道:“你们这一个个的,怎么都一点不随我。”

便在这时,一名家仆来报,说太子李弘来了。

柳氏大吃一惊,赶忙喊道:“讷儿,别练了,太子殿下来啦!”

薛府大堂的墙壁上,挂着一柄黑木硬弓。

薛讷一家人来到大堂时,李弘正站在那柄弓前,眼中闪动着奇异的光芒。

柳氏带着儿女,赶忙向李弘见礼。

李弘拱手回礼道:“李弘冒昧打扰,还望见谅。”

柳氏早听儿子说太子待人随和,谦恭有礼,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微笑道:“讷儿,好好招待太子殿下。”说完,带着女儿从侧门离开了。

薛讷等她走远,才一脸惊喜的道:“太子殿下,您怎么突然出宫了?”

李弘笑道:“父亲给我派了一个差事,我想找你帮忙,就过来了。”

薛讷忙问:“什么差事?”

李弘道:“和外国使节有关。对了,这柄弓,是你父亲当年三箭定天山的那柄弓吧?”

薛讷道:“是的,此弓名为震天弓。”

李弘问:“薛将军不在府中吗?”

薛讷道:“父亲奉命训练羽林卫,一个月也才回来一次,平日沐假日,也不回来。”

李弘感慨道:“令尊辛苦了。”

薛讷道:“对了,殿下,您还没说呢,陛下这次到底让您做什么?”

李弘走到椅子上坐下,道:“是这样,听说昭武九国,原本准备向我大唐请旨,向朝廷缴纳赋税,供调士兵。然而也不知为何,康国突然改变主意,导致其他几国,也改变主意。父亲命我调查原因。”

薛讷想了想,道:“他们为何突然愿意向朝廷纳税呢?”

李弘道:“你还记得几个月前,穆国被突厥人攻占都城的事吗?”

薛讷道:“记得啊,当时闹的沸沸扬扬。”

李弘道:“当时穆国国相前往安西,讨要说法,裴都护却没有理他,原因是突厥向我大唐纳税,穆国却没有,所以裴都护偏着突厥。”

薛讷恍然道:“所以他们才提出纳税,希望朝廷在他们与突厥的争端中,不再偏帮突厥?”

李弘道:“大致如此。”

薛讷霍然起身,道:“他们先答应纳税,如今却又拒绝,简直是耍弄咱们,殿下,我这就陪您去质问康国使节!”

忽听门外传来一道稚嫩的声音:“不能去!”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