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2章 太子仁慈,于国不利(2 / 2)左百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对,你当时比较被动,是我来找的你。现在你却主动起来了,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

长孙无忌怕他知道自己进内领府的秘密,沉声道:“别转移话题,太子的事不能再耽误了。”

于志宁也知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慈不掌兵,太子如果真的过于仁慈,将来未必能守住新政。

他想了想,道:“那从明日开始,我每天都去东宫,慢慢引导太子。”

长孙无忌摇头道:“太子已经十二岁了,秉性已成,光凭言语,很难改变。”

“那你想怎么做?”

长孙无忌道:“言教人难,事教人易,你需劝谏陛下,让太子离开东宫,多行历练。”

于志宁惊道:“若是太子出事了怎么办?”

长孙无忌闭目不语。

于志宁顿时有些脸红,他跟长孙无忌知根知底,都能猜得到对方想法。

他刚才问出那句话,其实就是怕承担责任,所以长孙无忌不屑于回答他。

于志宁自然也明白,一个人不经历一些挫折和危险,无法成长,若是怕太子遇到危险,锁在东宫,反而会害了太子。

“好,我这就入宫,向陛下请奏此事!”

长孙无忌睁开双眼,道:“这就对了,不过你先不要去找陛下,可以先去找皇后。”

于志宁愣道:“找皇后?”

长孙无忌缓缓道:“陛下和先帝一样,在对待子嗣时,过于宠溺,只怕不会接受劝谏。”

于志宁道:“那皇后就愿意帮我们劝陛下吗?”

长孙无忌感叹道:“撇开皇后妇人身份,其实她很多地方,都比陛下更为理智。就比如她对外甥武敏之的培养,就令老夫非常佩服。”

于志宁点点头,道:“那好吧,我去找皇后试试。不过太子是她权力的保障,我可不像你这么乐观。”

长孙无忌这次没有反驳,他也知道武氏对权力的看重,心中也没底。

到了于志宁这个级别,已经不需要像普通官员一样,每天去皇宫上衙。

他离开长孙府后,也不去尚书省,径直前往长乐门外通传。

不一会,张多海亲自过来迎接,引着他来到立政殿。

武媚娘对他非常尊敬,亲自在殿外迎接。

于志宁赶忙行礼,道:“老臣拜见皇后殿下。”

武媚娘道:“于公不必多礼。”引着于志宁进了正殿,命人上座端茶。

茶毕,武媚娘问起于志宁来意。

于志宁跟她说话,就不能像跟长孙无忌一样随意了,先提起太子昨晚向皇帝请旨释放宫人的事,直夸太子仁善。

武媚娘听了后,凤眉微皱,道:“太子仁孝是仁孝,就是分寸掌握的不好,以后还请太傅多多教导。”

于志宁听了这话,就知道武皇后对此事略有不满。

但他暂时还分不清武皇后不满的原因。

是因为太子插手后宫之事,让她不满,还是因为她也觉得太子仁厚过头,并非好事?

如果是后者,那就不必有太多顾忌了。

“那倒也是,如此大事,太子殿下应该先向皇后殿下禀告一声,这才合乎规矩。将来老臣一定劝导太子。”于志宁第二次试探。

武媚娘道:“他昨晚来请示过我了。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而是怕太子太过心慈,容易被人欺骗。”

于志宁暗暗点头,看来武皇后对太子的性子,也有几分担心。

“是啊,庄子《列御寇有言,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太子仁厚是极好的,就是担心被小人欺骗。”

武媚娘瞥了张多海一眼,张多海一挥手,屋中伺候的下人全部退下。

武媚娘目视着于志宁,缓缓道:“于公今日便是为太子来找我吧,有话请尽管直言。”

于志宁忙道:“老臣只是想着,太子已是总角之年,长期待在东宫,不利于增广见闻,或对太子成长不利。”

武媚娘沉吟了一会,道:“太傅之言,正合吾心。其实我也曾劝过几次,只是陛下对弘儿关心过甚,不愿让他出宫,似乎怕他染病。”

于志宁一愣,心想皇帝担心的角度还挺古怪的,难道是因为皇帝自己有头疾,所以怕太子也染上?

可皇帝的头疾是天疾,就算不出宫,老天爷让太子得此病,那也挡不住啊!

武皇后缓缓道:“此事我是同意的,不过需从长计议,不知于公可有良策?”

于志宁想了想,实在想不出办法能劝说皇帝,便道:“容臣回府之后,仔细思量。”

武媚娘道:“那就有劳太傅了。”亲自把于志宁送出殿门。

于志宁出宫之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长孙府,将情况告诉长孙无忌。

“长孙兄,陛下可能是被这头疾侵扰的怕了,这才对太子保护过甚。”

长孙无忌沉吟道:“那就只能想个办法,让陛下意识到,眼下对太子的培养并不适当。”

于志宁忙问:“你有办法吗?”

长孙无忌沉吟不答。

过了好半晌,他缓缓道:“需得选出一人,让其多经历练,跟太子形成对比。陛下看到这个人的变化后,就会意识到,培养太子的方式有问题。”

这个办法很麻烦,然而要劝君主改变想法,本来就是一件困难的事。

于志宁凝视着他,道:“普通人可没用,你不会是想选另一个皇子吧。”

长孙无忌道:“若是可以选择,我倒真想选一位皇子。只是如此一来,又会产生新的隐患。”

于志宁道:“那就选个宗室子弟吧,最好经常在陛下跟前露脸。”

长孙无忌听了后,沉默下来。

这样的人选倒有一个,小吴王李吉,只不过,两人间有着一段仇恨。

于志宁也想到了李吉,看了他一眼,道:“也不一定非要宗室,外戚也行,选武敏之如何?皇后既然答应支持我们,应该会松口。”

长孙无忌道:“就选吴王吧,可上奏陛下,向百济派遣一支使节团,带上一批援助百济的粮食,再举荐李吉为正使,我想陛下不会拒绝。”

于志宁道:“好,我明日就向陛下上奏。”

长孙无忌提醒道:“还是先去和皇后说一声。”

“此事既然跟她提过,若是中途又绕过她,反会得罪她,倒不如跟她提一嘴,也许她还会主动揽下此事。”

于志宁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