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8章 公主府的茶会(2 / 2)左百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治笑了笑,也不多做解释。

几女继续畅谈,话题又转到了常山公主开的一个茶会。

大唐虽然有两大相亲节,然而光凭这两个节日,是无法满足大唐少男少女日益强烈的情感。

在这种情感需求下,长安贵族之间,形成一种特有的茶会,为素未蒙面的男女提供相识的机会。

这种茶会通常由一对很有地位的夫妻举办。

女主人邀请女客,男主人邀请男客。

当男客们吟诗畅谈时,女宾客们便可以悄悄打量他们。

若是看中谁人,便折柳相送。

长安城这种茶会很多,然而最近以来,最受青年男女追捧的茶会,要数常山公主府的茶会了。

常山公主嫁给卢照邻已有一年。

她对自己的婚姻非常满意,喜悦之下,便萌生出撮合更多美满婚姻的念头。

当她把想法告诉卢照邻后,夫妻俩一拍即合。

夫妻俩一个是大唐公主,一个是范阳卢氏最优秀的子弟。

故而公主府的茶会等级很高,就连七大世族的女子,都曾去过公主府,挑选意中人。

公主府后园有一座望楼,望楼旁边有一片柳池。

每次茶会时,卢照邻便会在柳池内铺下几十张蹑席。

受邀的青年俊杰们,在柳城之内,饮茶下棋,吟诗作画。

那些贵族娇女们,则在常山公主的陪同下,站在望楼之上,打量着下方的青年俊杰们。

李治想象着那种画面,也觉得挺有意思,与以前朝代相比,大唐确实开放多了。

李治还有政务要处理,又陪她们聊了一阵,便离开了公主院。

他走后不久,常山公主和新城公主也离开了。

高安公主想着最近几日没有去向郑贵妃请安了,用过午膳后,便朝着熏风殿而去。

来到熏风殿,却听女官楚楚说,郑贵妃正在殿内,与宰相上官仪的夫人说话,便转头去东院找朱才人。

上官仪的夫人姓陈,是南朝陈后主的后裔,身上也有皇家血脉。

大家族之间的关系,总是千丝万缕,紧密相连。

陈夫人的一名堂妹便嫁入了荥阳郑氏某一房,所以她与郑贵妃也沾着几分亲戚关系。

郑贵妃自然知道陈夫人为何而来。

昨晚她父亲郑开举便派人往宫里送来消息,说上官氏有意与郑氏联姻。

上官仪已经拜相,郑氏也不好直接拒绝,郑开举只好将情况告诉女儿,让郑贵妃拿主意。

郑贵妃对此事也拿不定主意,能够跟上官氏联姻也不错,可她并不了解上官纯品性,不愿为了政治联姻,将妹子推入火坑。

所以她与陈夫人说话时,尽量避实就虚,不肯给出直接答复。

陈夫人试探半天,也没落到一句准话,便告辞离开了。

不料,陈夫人刚走,便有内侍来报,说郑家三娘子求见,正在长乐门外等候。

世家大族会将族中未出嫁的女子,根据年龄排名。

郑若烟便是郑氏一族中,年龄排第三位的未出嫁女子。

郑若烟的父亲名叫郑开甫,是郑开举的弟弟,所以郑若烟算是郑贵妃的堂妹。

当年因郑氏的一件案子,荥阳郑氏内部发生一场权利争斗。

郑仁泰这一房,因为当初将郑贵妃送进了宫,所以郑贵妃这一房,也不好争夺他家主的位置。

后来因为郑玄楷之案,引得郑贵妃受了罚,两房之间关系出现裂痕。

郑贵妃的父亲郑开举把弟弟郑开甫接到长安,兄弟两人一起联手,逼迫郑仁泰让出家主之位。

原本郑仁泰并不退让,凭着自己多年经营的人脉,与郑开举分庭抗礼。

直到二月份,萧嗣业突然病逝,郑仁泰失去强援,族内中人,也越来越多向郑开举靠拢。

郑仁泰无奈之下,只好把族长之位让给了郑开举。

郑若烟便是郑开甫的女儿。

她今年十九岁,容貌秀丽,并不逊色于郑贵妃,眼角还有一颗泪痣,更显妩媚。

郑贵妃其实很喜欢这个堂妹,自从郑开甫一家来了长安后,便经常召郑若烟入宫。

郑若烟同样对入宫很积极。

郑贵妃看得出来,她很想引起皇帝注意,只可惜,李治见过郑若烟几次,都没有特别反应。

郑若烟今日入宫,显然是另有原因,她刚来到殿内,拜过了礼,便朝郑贵妃问:“姊姊,宰相夫人可是入宫过?”

“你消息倒快,她前脚走,你后脚就来了。”郑贵妃起身过去,拉着她在榻上坐下。

郑若烟幽幽道:“姊姊,父亲见我不能入宫,已决定将我嫁入上官氏。”

郑贵妃问道:“你不愿嫁入上官氏吗?”

郑若烟沉默了一会,低声道:“那上官纯门第虽不错,可他拿父亲的诗词,冒名顶替。小妹担心他不是个实诚人,如何托付终身?”

郑贵妃道:“那你可有中意之人?”

郑若烟脸上飞起一丝红霞,低下了头。

郑贵妃见她表情,便知她有了意中人,笑道:“和我说说吧。”

郑若烟用极低的声音,道:“也算不上中意,只是有几分钦佩。他叫司马承祯,滑州长史司马仁最的儿子,不仅文采斐然,且精通音律。”

郑贵妃蹙眉道:“司马氏吗?门第可不太好啊。”

这个时期,只要姓司马的人,几乎都能跟晋朝沾点关系。

晋朝司马氏的所作所为,为世人所鄙,故而司马氏在当下时代,很不受欢迎,各大世族,都耻于与司马氏联姻。

郑若烟蹙眉道:“小妹也正为此头疼。若是嫁入司马氏,父母定会不喜,姊姊觉得我该如何是好呢?”

郑贵妃想了一会,道:“你刚才说司马承祯精通音律?”

郑若烟点点头,走到琴台前,朝郑贵妃微笑道:“姊姊,借你凤尾琴一用,我把他创作的一首曲子,奏给你听。”

郑贵妃目光一闪,赞叹道:“竟能自创曲乐,果然不凡。”

郑若烟身为郑氏女,和郑贵妃一样,从小接受最优良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皆通。

只见她手指滑动间,一曲悠扬婉转的曲子,便在殿内响了起来。

(本章完)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