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真正的长城
“将他带下去。”
霍去病一挥手,自然有士卒将两个外国雇佣兵给带了下去。
此时屋内的将军佐吏和参军之流这才聚拢到那只怪物的断臂面前细细打量着,同时帮冠军侯霍去病出谋划策,参详此事。
按照他们的说法,西域雇佣兵的话并不一定可信,但无论如何,面前的这只怪物残肢肯定是做不得假的。
如此汉军和玉门关这边就得针对此事提高警惕,不仅得调集更多兵马前来,同时还得储备更多守城物资。
当然仅仅只是被动防守这可不符合霍去病的习惯,在做准备的同时他也派出了数支精锐骑兵往西域方向去打探消息,作为斥候探查敌人信息。
随着霍去病的命令下达,整个暴力机构开始有序地运转起来,电影的气氛一时也变得极其紧张,雇佣兵二人组趴在住处的窗台上,看着城中汉军井然有序的调动,亦是忍不住发出感慨。
“这是我见过最强大的士兵了,他们比罗马最精锐的士卒还要强大!还好他们和我们的国家之间隔着广阔的沙漠与戈壁。”
汉军的准备做的很及时,也就在霍去病他们了解到情况过后没多久,玉门关再次迎来了一队伤亡惨重的商队。
这一次那些匈奴骑兵更加猖狂,一直追到足以被玉门关上的士卒能够看到的地方,这才大笑着撤退。
面对这些挑衅的匈奴骑兵,霍去病展现了一个将领应有的智慧,并未指挥士卒追击敌人。
而很快,派出去的斥候骑兵也带着更多的消息开始返回。
根据他们所收集到的情报,再加上那些同样历经艰险抵达玉门关的商队所言,情况倒是基本如之前的那名雇佣兵所说的一样。
现如今西域36国已然全部被精绝国所吞并,丝绸之路的贸易线彻底被其斩断,甚至于对方还已经和匈奴结成了同盟。
面对如此情况,霍去病的第一个反应却并非是向朝廷求援,而是一个字——打!
“我们要趁着精绝国吞并西域三十六国时间尚短的机会主动出击。”
霍去病一拍桌子上的地图大声喊道。
“那些国家刚依附其不久,必然和其不是一条心。”
然而还不等他们有所行动,敌军却是已经先一步兵临城下了。
接下来就是一段匈奴骑兵和精绝国的“蛇傀”怪物大军趁着沙尘风暴的天气对玉门关的围攻戏份。
在这半个多小时里,无论是汉军还是“蛇傀”大军,都尽皆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实力。
“蛇傀”怪物的主要优势就是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加上其强大的力量和灵活性,特效也极其逼真,当其一窝蜂的涌上来,如同潮水一般时,还是极其具有压迫力的。
至于说汉军这边,则完美的展现出了一个大一统王朝最精锐的军队守城战时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华夏古代,攻城从来都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就连著名的兵书《孙子·谋攻中都有着“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的说法。
这足以证明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攻城往往会伴随着极高、极可怕的伤亡率。
而这也同时说明了在《孙子兵法出现的战国时代,守城战术和器具已然非常的完备和发达。
也因此,有兵圣之称的孙子认为攻城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并告诫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对此,和兵圣孙子处于同时代的墨子也持相同观点,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完美守城攻略”,四处推行自己的“非攻”理念。
在他的著作《墨子中第十四、十五卷就专门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和要点,几乎是涵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城池防守之术。
大汉朝廷袭承先秦以及春秋战国之文化,并且在其基础之上又有长足的发展,对于这守城之术自然也是极其精擅。
所以和原版《长城中无影禁军那糟糕的军事表现不一样。
汉军这边首先展现的就是强大的预警机制,他们不仅在城外派出有精锐的斥候骑兵,同时高处要地也设有烽火台。
另外即便是在城内,汉军专门在城墙根埋设有陶瓮,并安排地听卒轮流伏耳辨音,以警惕敌人的偷袭。
除了如此严密的预警体系,汉军的城池建设也是一绝,拥有着远超当时西方的营造技术。
作为河西走廊面向西域最为重要的核心关卡,玉门关和长城当初在大量民夫的建设下几乎是拔地而起。
而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这座中国古代的防御建筑,也可谓是布局精妙,机关重重。
在那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上有垛口可射箭瞭望,下部有通风孔以保护墙体。
此外城墙内部还都修有环城马路和登城道,另外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精致美观的高大城楼,平日里不仅可以登高瞭望,战时主将还能坐镇指挥。
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半圆形马面结构,以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
当然,城墙之下也并非是没有防御体系,无论是蒺蔾、鹿角还是陷马坑,都能防范敌方骑兵的高速冲锋。
更别说那专门保护城门的瓮城设计以及像是滚石、檑木和拍杆、火油、金汁之类的守城器械,那就更是数不胜数。
而在张艺谋的这部新版《长城里,在这段前半部分的交战大场面中,这些都通过镜头特写以及整个军队的调度一一被展现了出来。
最为关键的是,整个战斗过程中并没有什么西方人的身影参战或是力挽狂澜,汉军士卒能抗住匈奴和“蛇傀”大军的攻击并将其击退,依靠的完全就是自身的勇武和华夏人民在军事方面的聪明智慧与文化积累。
如此一幕战争剧情,才算是彻底名符其实,与电影的名字《长城相呼应,真正依托于华夏历史记载,细致还原了中华民族在防守文化上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长城这一华夏独有元素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惨烈的战争就这样在烽烟中结束,匈奴和“蛇傀”大军在留下遍地残尸后不甘退去,至于玉门关内,汉军的牺牲也同样不小。
战争总是那么残酷,但汉军士卒却并未因此而感到畏惧或是难过,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长城之内那千千万万的华夏百姓,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和父母妻儿。
当然,对于“以强而亡”的汉军来说,一味的防守可不是他们的风格。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