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七章 六贼”之一(2 / 2)不敢轻言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宋徽宗对他的各种支持直接为王朝的灭顶之灾埋下了伏笔。此时的蔡京已经意识到了童贯的强大,于是主动找到他承认错误。两人至此冰释前嫌,并展开了十几年的合作。

童贯虽然掌握着军权,但他从不注重练兵,士兵的战斗力也是惨不忍睹。他虽然平定了方腊起义被封为楚国公,但也打得非常困难,还与蔡京谎报军费大肆贪污。据说他的家财富可敌国,就连家中所使用的餐具都是玉石所制。

曾有一个给他装修府邸的包工头就被他赏了一套碗碟。此人从那以后便富甲一方。

1125年,宋朝联合金国攻打辽国。宋朝20万大军在燕京与辽军开战,结果战斗力十分拉垮,大败而回。这让金军彻底摸清了宋军的实力。

于是在同年金军南侵大宋。童贯率领的守军无力抵抗,而宋徽宗觉得这个皇帝当得太累,就退位给了宋钦宗。童贯就此失去了靠山,被多位政敌弹劾后发配至英州,最终被人杀死在了流放的途中。

【名将种师道三出救国之策都被驳回,北宋皇帝到底有多无能,只是看历史,就能被气死#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他原本是北宋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74岁仍在出谋救火,曾三度提出退敌之策来挽回濒临毁灭的国家。

结果却被昏庸的皇帝和懦弱的大臣毁于一旦,从而导致北宋倒在了金军的铁蹄之下。本期视频我们就来了解北宋名将重师道的红色传奇。

北宋时期的杨家将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但杨家的忠烈之名之所以能被称颂至今,完全在于明代小说的流传。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宋史及其他史书中,重家军的影响力以及家族不知道的是,在宋史及其他史书中,重家军的影响力以及家族只是因为没有太多的笔墨去渲染他们的故事,以至于重家军的威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鲜为人知。

重家军的第三代名叫重师道。因为祖上重世行的功勋,他得以补入三班,奉旨参加考试后改为文官。之后,由于出色的表现,他逐步升迁。

然而,他的仕途之路并不平坦,因为得罪了大奸臣蔡京,他被闲置了10年之久。当他被重新启用时,已经年过半百。

重师道非常善于军事谋略。当时的西夏侵犯大宋边境,重师道奉命率军修建古北城防御工事。

然而,工事尚未竣工,敌人就已经打了过来。重师道于是派人带领一队人马绕出城外,再从另一方折回,让西夏以为是宋军的援兵赶到。

果然,西夏军队非常震惊,于是将注意力全部放到了这队人马身上。他们万万没想到,重师道又派出的金甲部队已经绕到了他们的后方,随即发起猛攻。西夏军队猝不及防,瞬间溃败。

重师道的名声从此传遍了整个大宋,成为了一位名将。

然而,随着童贯这个大宦官深受宋徽宗的信任,逐渐掌控了最大的兵权,他变得骄横跋扈。他面对重师道的谏言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甚至还在暗中对其弹劾。

结果,在出征辽国的战役中,重师道突然被责令退休,其职位由武将刘延庆接管。最终,宋军惨败。

惊天变局并没有发生在西北地区,而是出现在了大宋的心脏。金军突然南下直逼大宋开封,宋徽宗被吓得连忙起用了74岁的重师道。

正在终南山隐居的重师道随即率领重家军勤王,从此开启了他人生中最苦涩的一站。

重师道还未到达的时候,宋徽宗觉得这个皇帝当得太累,就禅位于宋钦宗。结果宋钦宗又接受了主和派宰相李邦彦的求和建议,于是派使者前往金营。

看到宋军如此懦弱,金军便狮子大开口,要求宋朝向金国献上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百万匹绸缎以及万头牛马,并且还要割让中山、太原以及河间三镇。他们声称,只要能答应这些条件,金军就会迅速退兵。

出使金营的宋使回朝后,冯仁就说金军的兵马犹如虎狼,如果真打起来恐怕会有亡国之患,唯有应许他们的条件方可保全。于是,大宋的主和派开始劝说宋钦宗,让他赶紧答应这些无理的要求。

此时,重师道已经赶回朝廷。宰相李邦彦知道他定会反对议和,便直接下了一道敕令,意思是议和之势已成定局,胆敢阻挠者诛灭九族。

然而,重师道连宠臣童贯都敢反驳,更不会把区区一道对国家不利的敕令放在眼里。

于是,他还告诉宋钦宗,连兵法都不懂的女真族只有蛮力,如今入侵大宋境内就不可能让他们顺利撤兵。最后,在他和主战派李纲的劝阻下,议和协议才得以终止。

重师道认为,现在城内的粮食足够维持数年,再加上城墙坚固,只要固守防线,抵抗金军数月,金军就会出现军粮不济等问题。

数日之后,重师道派人抓回了三名金兵,破其粮袋发现只有黑豆而已,这果然印证了他的判断。

于是,他向众人宣布,待金军撤兵时便出城追击,到时便可一举将其歼灭。

然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宋钦宗居然从主和走向了急战的一端。出自将门的姚平仲,害怕重师道立下战功,便联合道士向皇帝说了一堆应该速战速决的鬼话。

宋钦宗果然不听重师道的劝阻,提前向金军发起了攻击。而此时的金军尚有粮草可用,最后宋军惨败。

就在金军准备撤兵的时候,重师道再次向宋钦宗提出了打击金军的策略,应该趁其北部黄河过半之时发起猛攻。

如若纵虎归山,将来必是北宋大祸。可是宋钦宗已经不敢再招惹金军,不但没听重师道的建议,还给他改了一个闲职。

更可恨的是,他为了向金国求和,不仅放弃了祖宗留下来的部分土地,还把当地子民全部送给了金国。

当时的宋钦宗认为重师道已经年老不再中用,直到有人上书力荐,才将他再次起用,但不再让他指挥军队。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