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营,号令为:回家(2 / 2)吾谁与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已经没有世俗的欲望,只想颠覆世界的无垢者军团的出现,影响倭银流入。

“他们知道饥饱,知道冷热,也知道勤奋,但过去的河套,一切勤奋都没有任何的意义,贪婪的俺答汗,极尽朘剥的万户、千户、百户,肆虐的匪患,总是能将他们勤奋耕耘的收获,一扫而空,那么勤奋失去了意义。”

这是皇帝的额外恩赐,额外就是不算在军功计算之中的恩赐,是皇帝从自己腰包里掏出的恩赏,内帑一下子就用掉了八十五万银,还有阵亡将士的抚恤。

共计:大青山过峰、板升先登城银二十万两,十万京营锐卒平分,又给各级军官每人三两六银、剿匪银每人三两、过年银每人二两、盐菜银六钱、布花银七钱,京营锐卒每人合计赏银为八银三钱。

掌握了暴力的情况下,凌云翼做事已经是如此的谨小慎微,一方面在京师大打出手,打的人鼻青脸肿,另一方面又偷偷摸摸的为迁藩入京做准备,这就是凌云翼。

朱翊钧见凌云翼主要是讨论工兵团营和官厂团造,凌云翼详细的阐述了他对河南地方发展的展望,当然这些展望都是建立在顺利清丈的基础上,如果无法完成河南的清丈,那一切都是梦幻泡影。

大明京营班师的路线是沿着黄河,戚继光见到了潘季驯,不过是隔着黄河之水,潘季驯从胜州赶到了九原的黄河口,但潘季驯没有渡河,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京营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了是遍布整个绥远的工地,绥远驰道的修建如火如荼,为了胜州、大同的煤、焦炭,能够赶紧入京,工地的施工速度极快。

长崎总督徐渭,主要是为了让倭奴的数量处于可控的范围,一下子把人都阉了,弄一个无垢者军团出来,才是笑话。

“啊?打得好?”凌云翼承认自己比较冲动了。

“河套人其实很努力的生活着,即便是有很多的苦难。”梁梦龙骑着高头大马,跟在戚继光的身侧,看着跪倒在道路两旁的百姓,开口说道。

朱翊钧批复了这本奏疏,对松江府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在其他地方连普查丁口都在跌跌撞撞的时候,松江府提前完成了考成,同时也回答了申时行的问题。

戚继光没有在归化城过多的停留,而是向着大同府而去,在大同府大明京营终于上了驰道,开始加速,以每日六十里的速度,快速回京,终于在六月初三,这个预定时间,赶回了北大营。

“陛下,凌部堂在御书房外候着了。”小黄门俯首奏闻。

(喉返神经的绕路)

人凌云翼是正二品的兵部尚书,是八辟范围,怎么抓?沈一贯带着衙役去抓人,凌云翼恐怕会带着客兵把顺天府衙门给拆了。

一个半月的行军已经是极快了,按照之前大明对精锐的定义,一日平均行军三十里已经是精锐,而京营的平均每日行军四十里。

那么建藩这个祖宗成法,是不是也可以改呢?陛下要营建十王城,将宗藩迁回京师,是不是也是这种时光荏苒,天下之势有变,顺应时势的改变呢?

《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规定,章旨到辽东限66天。

而朝官们在疯狂的和贱儒进行切割,把这帮鼓噪完全自由的贱儒们,定性为了破坏君臣团结、用心险恶的不法之徒。

辽东问题的糜烂,可不仅仅是李成梁本人狼子野心,就这么绕下去,辽东必乱,但又因为这么绕圈子,勉强能够运转,所以没人会去优化。

凌云翼开口说道:“陛下,如果在北衙看,绕到济南,再从海路至辽东,的确是在绕路,但如果京师是南衙呢,从南衙出发的政令,走山东这条路,就极为合理了,之所以会绕路,就是因为《大明一统文武诸司衙门官制》是祖宗成法。”

“明日开始班师,一日三十里到六十里之间,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行军至居庸关的时间为十年六月初三。”梁梦龙估计了下行军的时间,回到北大营一共一千八百里,真正的转战千里。

因为完全自由派的主张,颇为逆天,在完全自由派看来:废除贱籍,并不是自由。

而且京营给河套带来了和平和安定。

即便是大明军要五更天班师,希望动静小一点,但八万人的行军,即便是再小的动作,都是大事,很快,河套人聚集起来,为大明京营送行,不是满含愤怒,而是感激,大明军从不滥杀无辜,甚至连取用牲畜都会付钱。

所以,没台阶也要自己找台阶下,光速切割,跟这件事不要沾染上一点关系,这就是明哲保身的身段柔软。

所以挨揍的被抓了,揍人的依旧在招摇过市,陛下并不打算逮捕凌部堂。

凌云翼点出了问题的关键,这就是官场上,根深蒂固的僵化。

顺天府丞沈一贯,刚刚走马上任,就遇到了这么個事儿,也是焦头烂额,被揍的儒学生们,被抓进了衙门,凌云翼这个凶人,沈一贯又不能抓人。

这就是凌云翼想要的效果,从一件不引人注意的、不被广泛反对的小事开始入手,当成为既定事实后,以小博大,以点到面。

这一刻,梁梦龙成为了唯生产力的坚实拥趸,生产力,人改变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给大明帝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的,三年五年后这里就是腹地,从五原府修驰道到卧马岗后,连漠北,也是腹地。”戚继光满是笑意的说道:“此战,皆仰天威荡平贼虏。”

“陛下圣明。”凌云翼赶忙俯首说道:“陛下洞若观火,看得清楚。”

“宣。”

“咱们大明京官们纷纷上奏说:凌部堂打得好啊!”朱翊钧将手中的奏疏往前推了推,笑着说道:“坐下说话。”

淡水镇、兴隆庄,主要是垦荒、伐木为主,伐木当然很累,但赚到钱都是自己的。

历史遗留问题。

这听起来极为奇怪,就连朱翊钧听到这个议题的时候,都愣了许久,废除贱籍,朝廷用行政力量,完全废除强人身依附的生产关系,废除卖身契,律法不再承认卖身契的合法性,这不是自由是什么?

但,完全自由派,认为这不自由,即便是听惯了逆天发言的朱翊钧,都一时间无法理解这其中的逻辑。

戚继光从大帐外,看向了五原府,满是感慨的说道:“绥远,就交给潘总督和三边军兵了。”

申时行在奏疏中,提到了一件怪事,那就是倭国入明的游女,数量在激增,万历九年一年,倭国游女入明大约有四千人左右,现在刚刚过去四个月,已经达到了4154人,而且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而且申时行在松江作巡抚,即便是能够对货单倒背如流,但他对大明腹地之外的贸易还是没有朝堂了解的多,因为申时行不掌控海外市舶司的数据。

朱翊钧写了封信给戚继光,仍然是信,不是密疏,密疏十分的正式。

当一套系统能够勉强能够运转的时候,是没有人会主动改变它的,或者优化它,这就是僵化,明明已经迁都北衙,还要绕山东这个大圈子,就是这个原因。

适婚女性的大量流失的同时,也是倭国壮丁流失的过程。申时行在松江府,只能看到倭国游女流入大明,而那些被摘到了铃铛,送到棉兰老岛达沃扑买的倭国壮丁,申时行并没有看到。

只能陛下的缇骑去抓。

松江学派的魁首林辅成,将贱籍、卖身契,看做是自由的生死大敌。

这是完全自由派认为废除贱籍中的三个最大的不自由。

朱翊钧在下午的时候,收到了来自松江府的奏疏,松江巡抚申时行,再次汇报了游龙号和飞云号的建造进度,同时上奏皇帝,松江府的废除贱籍已经完成,虽然落后了顺天府数日的时间,但松江府同样走在大明所有府州县前面率先完成。

戚继光凯旋,是大事,大明京师内外都是张灯结彩,火夫们再次奔走,防止放烟花可能引起的火灾,而大明皇帝在戚继光领兵回到北大营的当天,就下旨,犒赏三军,无数的羊肉、国窖拉入了北大营之中。

施工速度取决于工程款打款速度,而考成法的多层负责制下,让工程款的到账,水到渠成。

“长治久安,就是要有希望吧,一如朝阳。”

而书信主要是联络感情,书信里的内容,主要是王崇古被骂、记载了言官外室的妖书流传、王崇古立刻变成了经邦济国之贤良、侯于赵睡过了头搞出了一个大明皆为王民、王一鹗废卖身契、凌云翼回京暴揍贱儒这些有意思的事儿,主要是站在乐子人的角度,分享了一下乐子。

国帑的钱是第三天到的,大青山过峰、板升先登、剿匪等诸多功勋,最后京营锐卒的赏赐,每人高达十七银二钱,也就是说,京营锐卒每人领到的赏钱,为二十五两五钱。

冯保将十几本奏疏铺在了凌云翼的面前。

这是军饷之外的赏银,大明军以前也没那么多的奢求,能领到半饷就已经十分满足了,现在不仅有全饷,还有赏赐。

朱翊钧在赏银如数下发后,并且派出了缇骑探闻确定赏银发放到位后,宣布次日开皇极殿,迎大将军回京!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